It doit y avoir absolument éternité en musique: 我作曲故我在 – I compose; therefore I am.

《謁山》,為古箏獨奏
“Mountainwards…”, for Zheng Solo
(2010)

 

李商隱 《謁山》

從來繫日乏長繩,水去雲回恨不勝。
欲就麻姑買滄海,一杯春露冷如冰。

山水自古以來便常為詩人寄情所托,我將這首作品的中譯與李商隱詩列上同名,亦對該詩意境有所呼應。「謁」字可解讀為造訪,但同時又含有尊敬的意思,而非單純地遊山,因此英文標題Montainwards亦可理解為「朝山」、「向山」等,後面的聯想如是產生。

在氤氳的山嵐間總令人感到時空錯置,於是在寫作的當下,我也反覆思考該如何透過音樂與不同的時空互動,而不僅是在邏輯上直線式地構思樂曲的組織脈絡。 「山」對這首作品而言是個契機,每個人在各種地理環境等因素下,對它會有不同的解讀或詮釋。而我自己的詮釋則是「不舍晝夜的山霧,以及思念」──寫在 2010年深秋,同時也為紀念過去所經歷的若干個深秋(裡的一切事情)。

這次選擇不附上樂譜片段,因為心中的聲音只能透過聆聽來傳達。

in memoriam my only sister, Hueycat.

Echoes are ringing in my heart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Tag Cloud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