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作曲理論中,大宇宙與小宇宙的概念為什麼被認為是東方特有的呢?
所謂「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」,這個境界難道在西方科學上不存在嗎?
最近又看了關於宏觀與微觀的一些資料,它是極乎神奇且奧妙的:從一種建構、有機的角度去看待整個宇宙的一切,而無關所謂的意境。其實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祇 有東方才有的,也因此很難在實體上找到明確定位。東西方的概念對我而言非常籠統,很難找到所謂的臨界點,彼此之間卻又差異極大。
因此忽然想起老潘的理論中所提到的,兩年來未曾質疑過的東方美學觀。老師一直認為西方沒有意境,我自己的碩士論文也是如此寫的,但是否西方人真的沒有意境 這回事呢?我並不了解西方人如何賞樂、賞畫、抑是賞景,除了根據特定的學術論文、分析資料來窺知一二以外。如今我竟開始質疑、批判幾個月前自己的東西,以 及一直奉為圭臬的老潘教條了。
我也很難解釋自己既詩性人文又客觀邏輯的內在,也許在搞懂前都會非常模糊。
但這樣的難題恐怕也祇好獨自花一輩子去找尋這些答案了。
Echoes are ringing in my heart